(2024·嘉兴高一期末)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分别是( )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分别是1921年和1949年,D项正确。
(2023·金华高一期末)1948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不同。”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材料表明( )
毛泽东指出政权和政府都加上“人民”二字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习近平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更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体现,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守为民的初心,D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排除A项;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论述都强调为了人民,体现的是不忘初心,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排除C项。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中国梦”的理想蓝图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系密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项正确;建成发达的工业国并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而非结果,排除B项;D项割裂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的关系,排除。
(2024·绍兴期末)如图为2016年农民画家陈少元创作的宣传画《肩挑勤与善,日子好如歌》(又名《瑶家女》),画中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肩挑着稻草,四周被螺旋状排列的鸭群所环绕,鸭群奔向的远处有着密集的建筑物。从创作背景来看,这一画作( )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的全面小康是遍及城乡、囊括56个民族在内的小康。该画作以少数民族农村姑娘为主角,呈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获得丰收的场面,表达了农民画家对全面小康的期盼,A项正确;该画作反映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排除B项;该画作以喜庆场面为主,未体现脱贫攻坚的决心,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营造了健康的道德风尚”,排除D项。
(202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由此得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爱国是香港和澳门自治的基本底线,所以这段话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D项正确;这段话强调治理香港和澳门的力量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设定了香港和澳门自治的底线,并不是强调港澳特区的经济地位和强调和平统一的价值,更不是在阐明“两种制度”的意义,排除A、B、C项。
(2024·宁波二模)放眼当下, “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服务标配, “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已成现实,近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这反映出( )
根据材料可知,借助互联网技术,我国各地政务办理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方便了政务办理的民众,推进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D项正确; “全面普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排除B项;政务办理时间缩短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高,排除C项。
(2024·海口高二期末)自2002年起,我国连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营利性治沙管理法》《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等。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9 902平方千米,沙区经济林果面积达到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 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5%。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据材料可知,2002年起,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防沙治沙的法律,取得了明显效果,说明国家立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A项正确;“我国土地沙化得到全面治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环境质量,而不是“决定”,排除C项;2022年我国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D项。
中国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3.1%提高至2019年的58%,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的4.36倍;中国科技期刊发文数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5%提高至2018年的20.7%,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的1.25倍。该史料可用于说明我国( )
专利申请数和科技期刊发文数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从与美国对比的数据可见,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A项正确;科技创新不等于基础科学研究水平高,排除B项;科研成果数量多不等于转化能力突出,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专利和科技期刊的内容,看不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引领作用,排除D项。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的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担当,A项正确;“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乌克兰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D项。
(2023·杭州模拟)2018年以来,大陆支持台胞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帮助台商台企拓展大陆内需市场。截至2022年6月,41家台资金融机构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53家台企在大陆上市。这说明( )
根据材料可知,大陆支持台胞台企到大陆投资和进行其他商贸活动,有利于加强两岸经济联系和合作,反映了两岸融合发展逐步走深走实,B项正确;“一国两制”还未在台湾成功实践,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两岸融合发展,而非统一方式,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排除C项;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归纳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排除D项。
(2024·菏泽高一期末)中国外交的战略布局:一是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二是构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三是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旨在说明( )
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方针,说明中国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D项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外交方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排除C项。
题干:
(2024·临沂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地铁建设的酝酿和筹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地铁建设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建成并试运行,标志着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
——摘编自于广《上海地铁建设的历史考察(1953-1993)》
材料二 上海地铁开工建设到现在30年了,已经形成19条线、772公里、459座车站的大网络,通车线路总里程位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摘编自石礼安《上海地铁从艰难起步到快速发展》
材料三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于2023年7月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双11”交会。苏州、上海这两座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跨省市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地铁建设发展的特点。
答案: 特点:建设早;国家支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规模大;不断优化调整;促进自身及周边经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海地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原因。
答案: 原因:缓解交通压力的需要;发展经济;提高城市形象;优化出行方式,缓解城市污染; 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国家政策的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带领我们走好这条道路的领路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
——摘编自《我们走在大路上——领航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原因展开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更大胜利的组织保障。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