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作业3 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庄稼都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山洼、沟掌里的荒草却长得茂盛。把牛往沟里一轰,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把牛赶上山,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秋天的色彩也不再那么单调: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着一丛,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①____________,东瞅瞅,西瞧瞧;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扑棱棱”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进了草丛……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捕食这些小动物。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太小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譬如,春天燕子飞来时,②____________都把窗户打开,希望燕子到窑里来做窝;很多家窑里都住着一窝燕儿,没人伤害它们。谁要是说燕子的肉也能吃,老乡们就会露出惊讶的神色,瞪你一眼:“咦!燕儿嘛!”仿佛那无异于亵渎了神灵。(节选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1题 (语言表达) - 简答题 难度 - 基础题 :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示例)①探头探脑 ②家家户户

解析:

第①处,后文有“东瞅瞅,西瞧瞧”,可见此处是说小田鼠东张西望,可填“探头探脑”。探头探脑:不断探头看,多形容鬼鬼祟祟地窥探。第②处,所填成语和“都”“希望燕子到窑里来做窝”搭配,应是指每一个家庭,可填“家家户户”。家家户户:每家每户,各家各户。

第2题 (语言表达) - 简答题 难度 - 基础题 :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把牛往沟里一赶,或是赶上山,就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原句将沟里、山上分开写,条理清晰,句式工整;修改后两种情形杂糅,条理不清晰。②原句用“轰”“赶”描述“拦牛”的情形,丰富多变;修改后都用“赶”,单调乏味。③原句加上逗号,“看书”独立成句,突出“享受”的感觉;修改后语句较长,语气平淡。

解析:

①从句式上看,原句用分号把句子分成两部分,“把牛往沟里一轰”“或是把牛赶上山”将沟里、山上分开写,条理清晰,句式工整;修改后“把牛往沟里一赶,或是赶上山,就……”是把沟里、山上两种情形杂糅,条理不清晰。②从使用的动词上看,原句用“轰”“赶”描述“拦牛”的情形,形象生动,丰富多变;修改后都用“赶”,相对死板,单调乏味。③原文中“在下山的路口上坐下,看书”加了逗号,让“看书”独立成句,突出看书时“享受”的感觉,启发想象;修改后语句较长,语气平淡,缺乏表现力。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屋小记(节选)

史铁生

到老屋去

那是两间破旧的老屋,和后来用碎砖垒成的几间新房,挤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与条条小巷的颜色一致,芜杂灰暗,使天空显得更蓝,使得飞起来的鸽子更洁白。那儿曾处老城边缘,荒寂的护城河在那儿从东拐向南流;如今,城市不断扩大,那儿差不多是市中心了。总之,那个地方,在这辽阔的球面上必定有其准确的经纬度,但这不重要,它只是在我的心情里存在、生长,一个很大的世界对它和对我都不过是一个悠久的传说。

我想去那儿,是因为我想回到那个很大的世界里去。那时我刚在轮椅上坐了一年多,二十三岁,要是活下去的话,料必还是有很长久的岁月等着我。V告诉我有那么一个地方,我说我想去。

于是我摇着轮椅,头一回看见了那两间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V仰头叫了一声“B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儿,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

“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他是说我。

长跑者

摇着轮椅,耳边和心里都空荒的岑寂。我常常觉得,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这一天,我沿着一条大道不停地走,暮色苍茫中,碰上了一个年轻的长跑者。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着我,便推起我,默默地跑——也许那个年代,恰可以这孤独的长跑为象征、为记忆、为诉说吧。K因为先前的一些事情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份正式工作。K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年年的“春节环城赛”我都摇着轮椅去看他跑,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已,①梦想还是梦想。多少年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②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那时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

U师傅

我初来老屋之时,听说她已经有五十岁——除非细看其容颜,否则绝不能信。她的身段保持得很好,举手投足之间会令人去想:她必相信可以留住往昔,或者不信不能守望住流去的岁月。无论冬夏,她都套一身工作服,领口和袖口都扣紧。她绝不在公用的水盆中洗手,从不把早点拿来老屋吃。她来了,干活儿;下班了,她走。实在可笑的事她轻声地笑,问到她头上的话她轻声回答,回答不了的她说“真抱歉,我也说不好”,令她惊讶的事物她也只说一声“哟,是嘛”。

听说U师傅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西语系,听说U师傅曾经有过很好的工作,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病了很多年,工作也就没了。听说U师傅没结过婚,听说不管谁给她介绍对象她都婉言谢绝。U师傅绝对是一个谜。老屋里寂寞的时刻,我偶尔偷眼望她,不经意地猜想一回她的故事。我想,在那五十几年的生命里面必定埋藏着一个非凡的梦想,在那优雅、平静的音容后面必定有一个牵魂动魄的故事。但是她的故事守口如瓶,就连老屋里的大妈大婶们也分毫不知,否则肯定会传扬开去。

应该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悲剧。应该是一份不能随风消散、不能任岁月冲淡的梦想,否则也就谈不上悲剧。应该并不只是对于一个离去的人,而是对于一份不容轻掷的心血,否则那个人已经离开了你,你又是甘心地守望什么呢?等待他回来?

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并不重要。

有一次小T去U师傅家回来(小T是老屋唯一去过U师傅家的人),跟我们说:“哇,老天!告诉你们都不信,U师傅家真叫讲究喂,净是老东西。”

D说:“有比L大妈还老的东西?”

小T说:“我是说艺术品,字画,瓷器,还有太师椅呢。”

D说:“太湿,怎么坐?”

小T说:“你们猜U师傅在家里穿什么?旗袍!哇,老天,缎子的,漂亮死了!头发挽成髻,旗袍外面套一件开身绣花的毛坎肩,哇,老天,她可真敢穿!屋里屋外还养了好多好多花……”

U师傅的梦想具体是什么,也不重要。

浪与水

从老屋往北就是护城河了。河很窄,水流弱小、混浊,我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⑤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有删改)

第3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下文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主旨浅近”错。本文以小见大,主旨宏大。

第4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强调各人自有自己的一份喜乐,我们不必好奇窥探他人的生活”错。两处“不重要”强调一直坚守心中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必在意。

第5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米克·巴尔说:“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可称为‘叙述自我’;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可称为‘经验自我’。”结合这句话,请对本文的叙事视角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经验自我”是23岁时的“我”,用于对情节的叙述,写出年轻时“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拉近“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叙述自我”是现在的“我”,用于对过往人和事的评述,写出“我”的所思所想所悟,推远“我”的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③两个“我”同时在场,让读者既感受主人公的心灵体验,又体会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极大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

第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平凡·困境·梦想;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浪。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甲组。①作者回忆了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幸与不幸、绝望与盼望的生存状态。②小说中人物的处境都比较艰难,或身体残缺,或难有工作机会,或有无人理解的孤独。③虽然处在人生的困境中,但是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每个人都有与现实不符的梦想,并默默地盼望着,坚守着,以冷静的抵制来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抗争。

(示例二)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浪寓意着欲望、梦想。②“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的涵义是无论人生的梦想是否成功,欲望是否实现,只要都追求过了,生命重要的不是结果的胜利,而是过程的丰满。③思想主旨上,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正因为有梦,单调的生活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变得广阔,充满苦难与绝望的现实变得有期望。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第7题 (古代诗歌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语言华丽”错。结合“散作”“深处”“不深不浅”可知,应是“语言简洁朴实”。

第8题 (古代诗歌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此诗后两句虽意思浅近但意蕴深刻,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后两句是说,家家忙着在河水深处种菱角,在浅处种水稻,在不深不浅的地方种荷花。②表面是说每种作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长环境,耕种必须顺应作物天性。揭示了做事要因地制宜、顺应规律的深刻哲理,蕴含了实事求是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