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高一期末)有人形容初次分配是市场主导的“无形之手”,再分配是政府主导的“有形之手”,第三次分配是社会参与的“温柔之手”。因此,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应( )
解析: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而且A属于初次分配的措施,说法概括不全面,排除。在初次分配中探索增收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再分配,B错误。应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不是中低收入群体,D错误。
(2024·湖北高一期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探索自主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既要分好“蛋糕”,更要做大“蛋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实现强村与富民结合。践行这一要求( )
①需要提高效率,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②有助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③能从根本上变革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④会导致按要素分配所得高于按劳分配所得
解析:
要完善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③说法错误。践行这一要求是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现强村和富民的目标,材料没有体现出“会导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高于按劳分配所得”,④排除。
(2024·浙江高一期末)下列措施有助于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的是( )

①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②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③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解析:
漫画“多劳多得”反映了多劳的没多得,说明个人收入分配方案不合理,与按要素分配无关,按要素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排除①。漫画反映的是多劳的没多得,与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无关,排除②。
(2024·福建高一期末)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应( )
①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坚持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大税收等的初次分配调节力度
解析:
应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错误。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④错误。
(2024·安徽高一期中)小吴拥有3项国家专利,改进过43项设计工艺和23种工艺设备,获得多项奖励,成为公司里响当当的“最富技术工”。“最富技术工”的收入( )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来自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解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①错误。“最富技术工”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主要是指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③错误。
(2024·云南高一期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 )
①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第三次分配,确保收入差距缩小
②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实现全社会同步富裕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激发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④加大社会保障的调节力度,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解析:
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确保”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加强对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有利于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②说法错误。
(2024·山东高一期末)国家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完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制度
③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高收入群体
④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解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②错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③错误。
(2024·河南高一期中)我国慈善法修订草案新设应急慈善专章,对应急状态下募捐信息公开作出更严格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慈善”,新增网络个人求助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慈善监管机制,完善了募捐活动违法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方式等。该法的修订( )
①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传承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
②将规范网络慈善秩序,保障慈善主体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
③有利于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推动共同富裕
④督促慈善机构依法执法,促进慈善领域问题的解决
解析:
慈善活动不涉及交易问题,②与题意不符。慈善机构是民意组织,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④错误。
(2024·湖南高一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下列有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举措有(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②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解析:
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注重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共同富裕实现,②不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能流转,④错误。
(2024·安徽高一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初次分配应该( )
①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④坚持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
解析:
完善初次分配需要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坚持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①④正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属于再分配,②③排除。
(2024·山东高一期末)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补助标准每提高1元,都是一个“大数字”。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多重挑战,我国仍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2024年,我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2024年医保再发力体现了我国( )
①在初次分配中增加了居民收入
②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③为缩小收入差距加大宏观调控
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析:
我国持续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②④正确。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属于再分配,不属于在初次分配中增加居民收入的举措,①排除。医保再发力体现了国家完善社会保障,没有体现宏观调控经济,③排除。
(2024·河南高一期中)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并作出具体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开展慈善服务,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由此可知,重视第三次分配( )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③强调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④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解析:
第三次分配涉及的不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属于初次分配,①排除。第三次分配以扶贫济困为重点,面向低收入群体,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无关,④排除。
(2024·云南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实施了一系列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而且还能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想要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以利于全国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要将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积极性去做大“蛋糕”。
结合材料,运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 (1)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民共建,做大“蛋糕”。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主体,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民共享,分好“蛋糕”。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让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做大“蛋糕”为分好“蛋糕”提供物质基础,分好“蛋糕”能调动做大“蛋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