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辽宁高一期中)当今世界,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之变”、科学回答“世界之问”、积极弘扬“世界之理”,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丰富发展,离不开(  )

解析: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党的自我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第2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山西高一期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世界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开启,都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具有必要性。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是(  )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的,而不是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第3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广西高一期末)“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下列对四者的地位或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②“十四个坚持”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③“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

④“六个必须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解析:

“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②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错误。故本题选B。

第4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安徽高一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坚定前行的思想火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领航作用。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的是(  )

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③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解析: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②不符合题意。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④错误。故本题选B。

第5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某学校以“十个明确”为主题设计一期板报,下列内容符合板报主题的是(  )

①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②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持“一国两制”,促进香港繁荣稳定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解析:

坚持“一国两制”是“十四个坚持”的内容,不是“十个明确”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个坚持”的内容,不是“十个明确”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第6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北京高一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下列对四个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时代意义:洞察时代风云,顺应时代诉求,是超越客观现实条件的科学理论

②理论意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③实践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④世界意义: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超越客观现实条件,①错误。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思想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②排除。

第7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浙江高一期中)2024年2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

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错误。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④排除。故本题选A。

第8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2024·广西高一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②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③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解析:

“完成了”表述错误,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排除④。故本题选A。

第9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四川高一期中)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由此可知(  )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继承

③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和本质变化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解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结合了中国实践特色,不是全面继承,②不选。在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并未发生变化,而是不断地与时俱进,③不选。故本题选B。

第10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辽宁高一期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思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这体现在(  )

①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

②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③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增添文化自信

④“十个明确”概括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解析:

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没有体现出原创性贡献,②与题意不符。“十四个坚持”概括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④错误。故本题选B。

第11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山东高一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不选。故本题选B。

第12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徐州高一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③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

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

“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③排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排除。

第13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广东高一期末)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以下哪些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解读(  )

①坚持守正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②坚持与时俱进,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坚持继承发展,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

④坚持知行合一,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解析: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不选。邓小平理论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③不选。故本题选B。

第14题 (非选择题)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2024·江西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千万工程”实施之初,浙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以解决农村“脏乱差”为起点逐步推进,通过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造就了万千新时代美丽乡村;村里怎么规划、怎么建设、怎么发展,由政府、村民和有关团队一起商量着办,村民有足够的“话语权”。政府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的做法充分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有了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从最初的“要我建设美丽乡村”转变为“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同向发力、上下同心成为“千万工程”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浙江实施“千万工程”是如何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要求的。

答案: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实施“千万工程”,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

(2)“千万工程”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3)“千万工程”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造就万千美丽乡村,体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4)“千万工程”坚持村里事商量着办,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