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作业1 第7课 (1)短歌行

第1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A项正确,满足/讨厌。B项错误,都是“对着”的意思。C项正确,极,太/痛苦。D项正确,只是/尽管。

第2题 (选择题) - 单选题 难度 - 基础题 :

下列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在本诗中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分析有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原诗《诗经·小雅·鹿鸣》中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在《短歌行》中是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第3题 (名篇名句默写) - 简答题 难度 - 基础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仿用是古诗文中的常用手法。如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来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2)古人常把时间比喻成具体事物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明月”为喻,通过希望摘取明月来表达对贤士的渴慕。

答案:

(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3)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短歌行

[曹魏]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①短歌行: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这里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第4题 (古代诗歌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对自己早衰的忧伤”表述有误。“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是从自己亡亲之痛着笔的。

第5题 (古代诗歌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曹丕《短歌行》和曹操《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两者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同。①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写母鹿叫声不停,衔草呼唤小鹿,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②曹操的诗中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亳州记

钱红莉

自合肥往北,过淮河,景色渐渐不同,大片麦地一直铺到天边,青绿里隐有微微的明黄,像极蒙克的画,似流动着的。路旁一株株苦楝,树巅紫花,细淡而繁密,犹如钢琴协奏曲急速有声。苦楝花紫嘟嘟的,有微微暗香,每年准时开在小满前后。我生长于斑斓阴柔的皖南,自小看惯水田漠漠的景致,而北方的雄浑开阔,则是另外一层浑厚壮美,看得久了,隐隐有着直指人心的苍凉。

第一次到亳州来,最先被这里纵横时空的路名打动,分别以植物或古人名,命名每一条道路,清新,雅古。若以路名排行,亳州想必是皖地首屈一指的文雅之城。路过庄周路、漆园路,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奇特的想象、变化多端的文笔和夸张的寓言体跟你娓娓道来人世的道理;白芍路、菊花路、牡丹路、桐花路……一路看过去,又是簇新的灵气与山野之气了。夜里,打车回酒店途中,原本昏昏然,忽见希夷大道,一激灵而醒神,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国槐深深,绿气盎然,沉稳而持重,仿佛神州五千年文明都被默默承担下来了。

去曹操运兵道时,一颗心原本嘈嘈杂杂的,当望见“建安文学馆”几个字,确乎一个冷战,紧随而来的,则是几千年的浩浩汤汤。岁月在文学面前变得庄严肃穆——三曹,建安七子,以至于整个汉魏文学,令人瞬间有了谦卑心,并陷入长久的缄默。

年轻时,热衷于曹植,沉迷于他的华丽、忧伤以及绵延的弱质之美,及至中年,方才懂得曹丕的难得。他的《善哉行(其一)》多么好: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少年一般的蓬勃朝气,这是要我们积极地活,无须整天愁苦不竭,因为“高山有崖,林木有枝”,生命的忧愁自古皆有,好比高山有轮廓、树木有杂枝一样天生即在。既然自古皆然,那么我们何不超越它,活得更好些呢?也就是在尘世的废墟之上给予自己精神的光芒,从而活得更为闪亮……太了不起了。

建安文学馆毗邻运兵道,房间曲折幽深,空阔而润凉,墙上布满三曹书法体诗文,一幅幅看过去,手心全是汗,一颗小心脏不明所以,默默悸动。于曹操《短歌行》前站得久些,默诵一遍,不免有意念丛生,算是隔空致敬了。静静走在他们曾走过的砖道,心上有“细雨鱼儿出”,也有“微风燕子斜”。这砖道,时窄时宽,布满绿锈,并非青苔,以指触之,冰一般凛冽,直如曹操存世的唯一一幅墨迹“衮雪”二字,望之苍凉,尤其“衮”字那一捺,令人端详良久,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这气息,并非逼仄的涡水之气,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

回合肥的列车上,窗外北方大地的一马平川以及天上大开大合的灰色云朵,隐隐约约间,总有一种兵气,仿佛时光倒流,一步踏入年少时的课堂。历史书一页一页翻过了,徒留群雄逐鹿中原的喧哗、铿锵,耳畔时有鼓声,轰隆隆的遗韵犹存,待仔细寻找辨别,除了长风万里,除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却什么也没有了——驻足涡河桥头,叫人好生惆怅,恰恰,连这种惆怅都是辽阔无边的。面对这条河流,又怎能绕得开老聃呢?一部《道德经》,一代代人皓首穷经之解读,依然不明所以。时移事往,岁月更迭里,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形象愈发模糊,他留给世界的,除了一个背影,便是大片的沉默。

回程列车上,有幸遇到一位有着极高文学素养的列车长,于嘈杂无章的列车里,我们畅谈一路。列车呼啸着,令平畴远畈的麦子急速向后倒去,小满过后,大抵就要动镰了。这一路,我还看见了炊烟、绿树、紫花……世间一切,尽收眼底,仿佛一切都在这了。(有删改)

第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说话”错。作者不是因自卑而不敢说话,而是面对汉魏时期辉煌的文学成就产生了敬仰、叹服、膜拜之情,不愿随意评价。

第7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现实主义色彩”错。根据原文“如若置身古代,庄子于涡水之畔,以奇特的想象、变化多端的文笔和夸张的寓言体跟你娓娓道来人世的道理”可知,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不是现实主义色彩。

第8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因看到眼前开阔雄浑的风光,联想起历史上群雄逐鹿的兵戈场景,感受到历史的深远和厚重。②历史与现实交织,对比鲜明,让人感伤于历史人物壮怀激烈的犹存,感慨于历史的远去,又感动于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灿烂,表达了心中的惆怅与感慨。

第9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简答题 难度 - 中档题 :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亳州是“一座文气、底气兼备的小城”,请结合全文谈谈亳州的“文气”和“底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气:以古人名给亳州的路命名,增添了亳州的文学内涵,十分文雅;以各种植物命名,意境清新美好,具有田园诗意;作者在文中写到曹丕的诗歌、曹操的书法、老子的《道德经》等,表现了亳州浓郁的文气。

(2)底气:亳州历史悠久,曹操运兵道遗址就在这里,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汉魏遗韵使亳州有厚重的历史底气。(答亳州运兵道遗址让人感受到“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