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全集U={1,2,3,4,5},集合M满足∁UM={1,3},则( )
解析:
由题意知M={2,4,5},故选A.
命题p:∀x∈N,x3>x2的否定形式¬p为( )
解析:
“任意一个都符合”的否定为“存在一个不符合”,
故¬p为∃x∈N,x3≤x2.
设集合A={x|1<x<2},B={x|x<a+1},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A⊆B,∴a+1≥2,即a≥1.
设集合A={x|x2-3x+2=0},则满足A∪B={0,1,2}的集合B的个数是( )
解析:
易知A={1,2},又A∪B={0,1,2},所以集合B可以是{0},{0,1},{0,2},{0,1,2},共4个.
若集合A={1,m2},B={3,9},则“m=3”是“A∩B={9}”的( )
解析:
若m=3,则A={1,9},B={3,9},A∩B={9},
∴“m=3”是“A∩B={9}”的充分条件.
若A∩B={9},则m2=9,m=±3,
故A∩B={9}
m=3,
∴“m=3”是“A∩B={9}”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移动支付、高铁、网购与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中新“四大发明”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使用过移动支付或共享单车的学生共有90位,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使用过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 )
解析:
根据题意,使用过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人数用Venn图表示如图所示,

使用过共享单车或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90位,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则可得只使用过共享单车但没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有90-80=10(位),又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学生共有60位,即使用过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10+60=70.
下列命题中是全称量词命题,且为假命题的是( )
解析:
A项为全称量词命题,所有能被6整除的正数一定能被2整除,都是偶数,故A不符合题意;
B,C项为存在量词命题,故B,C不符合题意;
D项,当x=0时,x3>x2不成立,故D符合题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x|x>5}
{x|x≥3},所以x≥3是x>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A错误;
x≠±1时,|x|≠1,反过来也成立,所以x≠±1是|x|≠1的充要条件,故B正确;
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故C错误;
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所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必要条件是它是平行四边形,故D错误.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原命题的否定是“∃x∈R,x2≤-1”,故A正确;原命题的否定是“∀x∈R,x2>2”,故B正确;因为Δ=1-8=-7<0,即方程2x2+x+1=0无实数解,也无有理数解,故为假命题,故C错误;若命题“∃x∈R,4x2+2x+n=0”为假命题,则命题“∀x∈R,4x2+2x+n≠0”为真命题,即4x2+2x+n=0无实数解,则Δ=4-16n<0,解得n>,故D正确.
(多选)若“x<k或x>k+2”是“-4<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k的值可以是( )
解析:
若“x<k或x>k+2”是“-4<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k≥1或k+2≤-4,解得k≤-6或k≥1,
所以A,D选项符合,B,C选项不符合.
(多选)已知命题p:∃x∈R,ax2-4x-4=0,若p为真命题,则a的值可以为( )
解析:
当a=0时,x=-1,p为真命题,则a=0符合题意,
当a≠0时,若p为真命题,则Δ=16+16a≥0,解得a≥-1且a≠0,
综上,当p为真命题时,a的取值范围为a≥-1.
命题“对∀x∈R,都有x3≥0”的否定为 .
答案: ∃x∈R,使得x3<0
解析:
改变量词,否定结论.所以命题“对∀x∈R,都有x3≥0”的否定为“∃x∈R,使得x3<0”.
设集合S={x|x<-1或x>5},T={x|a<x<a+8},S∪T=R,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a|-3<a<-1}
解析:
由题意可知
∴-3<a<-1.
已知集合A={x|-1<x<2},B={x|-1<x<m+1},若x∈A是x∈B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m|m>1}
解析:
由x∈A是x∈B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得A
B,即即m>1.
已知全集U={1,2,3,4,5,6,7,8},A={x|x2-3x+2=0},B={x∈Z|1≤x≤5},C={x∈Z|2<x<9}.求:
(1)A∪(B∩C);
(2)(∁UB)∪(∁UC).
答案: 解 (1)依题意知A={1,2},B={1,2,3,4,5},C={3,4,5,6,7,8}, ∴B∩C={3,4,5},故有A∪(B∩C)={1,2}∪{3,4,5}={1,2,3,4,5}. (2)由∁UB={6,7,8},∁UC={1,2}, 故有(∁UB)∪(∁UC)={6,7,8}∪{1,2}={1,2,6,7,8}.
已知集合P={2,x,y},Q={2x,2,y2},且P=Q,求x,y的值.
答案: 解 ∵P=Q,∴或 解得或或 由元素的互异性可知x≠y, 故x=0,y=1或x=,y=.
用符号“∀”与“∃”表示下面含有量词的命题,并判断真假.
(1)对所有的实数a,b,方程ax+b=0恰有唯一解;
(2)存在实数x,使得=2.
答案: 解 (1)∀a∈R,b∈R,方程ax+b=0恰有唯一解.假命题.当a=0,b=1时无解. (2)∃x∈R,使得=2,假命题. ∵|x+1|+1≥1,∴≤1. ∴不存在x∈R,使得=2.
已知集合A={x|a+1≤x≤2a-1},B={x|x≤3或x>5}.
(1)若a=4,求A∩B;
(2)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 (1)当a=4时,易得A={x|5≤x≤7}, ∵B={x|x≤3或x>5}, ∴A∩B={x|5<x≤7}. (2)若2a-1<a+1,即a<2,则A=∅,满足A⊆B; 若2a-1≥a+1,即a≥2, 要使A⊆B,只需或 解得a=2或a>4,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或.
设集合A={x|-1≤x≤2},集合B={x|2m<x<1}.
(1)若B≠∅,且“x∈A”是“x∈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B∩(∁RA)中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 (1)∵B≠∅,∴2m<1,解得m<, 又“x∈A”是“x∈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则需满足2m≥-1,即m≥-,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m<. (2)∵A={x|-1≤x≤2}, ∴∁RA={x|x<-1或x>2}. ①当B≠∅时,此时m<, 若B∩(∁RA)中只有一个整数,则-3≤2m<-2, 解得-≤m<-1; ②当B=∅时,此时m≥,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m<-1.
A,